常迵,生于1917年,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36年转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电机工程系。1944至194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至1947年转入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获博士学位。1975年调入自动化系,1978年领导成立属于新兴学科领域的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室,设立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常迵先生一生为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为电子、信息以及应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7年,是常迵教授诞辰100周年,为发扬常迵教授的学术精神,支持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建设和发展,自动化系将原“常迵奖学金”更名为“常迵教育基金”,并于2017年9月10日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举行常迵教育基金揭牌仪式。与之前的“常迵奖学金”不同之处在于,“常迵教育基金”涵盖“讲席教授基金、学科建设基金、实验室发展基金、奖学金”等项目,以求更好地传承常先生在学术研究中不断进取,在生活上追求进步、顽强拼搏的精神。
常迵教育基金主要用于有利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学生发展等事宜,资助在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含学生科技竞赛、体育竞赛、技能竞赛、实践基地建设等),奖励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支持帮困助学工作;奖励杰出教师人才(含讲席教授、首席教授、优秀教师奖励、师资人才引进等),提高教学水平;支持自动化系学科发展;支持按照捐赠者意愿进行的有利于自动化系教育事业发展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