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

检测与电子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10月,源于童诗白先生创建的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和我国第一个“自动化仪表与装置”博士点,由“自动检测与仪表教研组”和“电子学教研组”合并组成,首任所长为杨士元,历任所长为罗予频、王红、彭黎辉,现任所长为郑小平。研究所经过一代代传承和创新,涌现了阎石、华成英、胡东成、王红等深受同学欢迎的优秀教师,拥有华成英、师丽、王红三位国家教学名师。

研究所依托“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二级学科建设,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磁法、太赫兹和红外等电磁波探测技术及其无人化智能化载运平台;(2)电力电子与多能源网络系统,智慧能源系统及装备;(3)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技术,模式识别;(4)生物感知机制与智能控制;(5)多传感器信号融合理论与技术;(6)声波探测成像技术;(7)网络型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等。

在科研方面,研究所获得了2018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危险化学品事故遥测预警与群体疏散应急技术)、2020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电能净化关键控制技术及应用);2017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大规模群体紧急疏散理论与方法)、2020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遗弃化学弹探测技术与应用)、2020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网源友好型智能光储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019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危险化学品泄漏源定位技术与系统)、2019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高性能大容量电能净化装备关键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2020年度中国电力创新奖一等奖(新能源与异步电网源网协调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24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新能源发电多模态自主阻尼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等。

在教学方面,研究所遵循一代教学大师童诗白先生的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五种精神:乐教精神、奉献精神、钻研精神、集体精神、自律精神。面向全校开设课程主要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能变换原理与系统》《太赫兹技术概论》等基础课程。负责自动化系主要课程有:《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太赫兹探测与成像技术》《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等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获2021首届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获2021首届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获2017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国家线下一流课程和2020国家线上一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获2017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2020国家线上一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获2016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