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琼海院士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计算摄像学、光学、脑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交叉领域研究。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在戴琼海院士领衔下,二十年来始终秉持“理学思维融合工科实践,交叉领域践行原始创新”的科研理念,在人工智能、立体视觉、计算成像到脑与认知开展了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系列研究。近年来,在《Nature》《Cell》及子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
团队研制了系列原创仪器与装备,广泛应用于生物显微领域并转化。从介观尺度研究生命活动全过程,促进生命科学发现与突破。课题组已经具备了国际前沿的仪器显微技术软硬件系统支撑,并开展了在神经科学领域、免疫学领域、神经性疾病和肿瘤等领域相关的科学探索,现招聘博士后1名从事相关药物研发和筛选的相关研究。
博士后岗位需求:
一、高通量药物活体筛选研究岗岗位职责
具备扎实的药物研发背景,熟悉药物筛选、药效学评估和活体药物追踪等基本流程,针对特定疾病靶点,设计和实施高通量的活体药物筛选策略。
熟练操作活体显微成像系统(如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擅长动物疾病模型构建,掌握动物给药、手术、解剖等操作,熟悉在体的药物示踪、药效评估及生物学过程动态监测。
结合活体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技术(如基因编辑、Western Blot, qPCR, 免疫荧光等)深入探究候选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性。
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如 ImageJ, Imaris, Zen等)和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多维度的实验数据(特别是显微图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解析。
申请者需要具备药理学、生物学、医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背景。
应聘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
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主动承担职责的意愿和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承压能力,有志于交叉学科研究。
以第一作者在上述相关学科领域发表过1篇以上的高水平论文。
上述岗位招聘人数:若干
岗位待遇:
薪资、保险等按照国家和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办法执行,外加实验室绩效奖励,预期综合年收入30万-60万,特别优秀者上不封顶;
提供清华博士后公寓或享受住房补贴;
享受清华大学博士后子女入园入学政策、医疗政策;
推荐申请各类科学基金、博士后支持计划,包括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60万元)、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30万元)等。具体信息请查询清华大学博士后官网:http://postdoctor.tsinghua.edu.cn/。
应聘材料:
请有意应聘者将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完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论文论著清单等发至xiaoguihua@tsinghua.edu.cn,邮件主题请写明“姓名—应聘博士后” 。通过初选者将安排通知面试。未通过初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招聘截止日期:2025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