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鲁继文

长聘教授
信息处理研究所


教育背景


1999年9月至2003年6月 在西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年9月至2006年4月 在西安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7年8月至2011年2月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2003年7月至 2007年7月 西安理工大学信息科学系 助教

2011年3月至  2015年11月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新加坡高等研究院 研究科学家

2015年11月至 2021年6月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准聘副教授

2021年7月至 2024年6月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长聘副教授

2024年6月至今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长聘教授 



学术兼职


IEEE Fellow,2024年至今

IAPR Fellow,2020年至今

AAIA Fellow,2022年至今

CCF杰出会员,2022年至今

CSIG高级会员,2022年至今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主编,2019年至今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编委,2018年至今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编委,2018年-2021年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trics, Behavior, and Identity Science编委,2018年至今

Pattern Recognition编委,2017年至今

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 编委,2017年至今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编委,2015年-2018年

Neurocomputing编委,2015年-2018年

IEEE ICME 2022,大会主席

IEEE FG 2023,程序委员会主席

IEEE VCIP 2022,程序委员会主席

IEEE AVSS 2021,程序委员会主席

IEEE ICME 2020,程序委员会主席

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视觉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委员会委员,2019年至今

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多媒体系统与应用技术委员会委员,2017年至今

IEEE信号处理学会图像视频多维信号处理技术委员会委员,2021年至今

IEEE信号处理学会多媒体信号处理技术委员会委员,2018年-2023年

IEEE信号处理学会信息取证与防伪技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2018年



研究领域


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


研究概况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D显示专用驱动技术,2023.11-2026.10,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据与知识联合驱动的可通用视觉基础大模型研究,2024.1-2028.12,主持

3.北京市科技计划中央引导地方专项,多模态统一与多任务协同的通用视觉大模型技术研发,2023.9-2025.9,主持

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视觉内容分析与识别,2022.1-2026.12,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基金,面向服务机器人的人体动作分析与识别,2019.1-2022.12,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视觉模式分析与识别,2019.1-2021.12,主持

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非神经网络结构的深度学习模型与方法,2018.5-2023.4,主持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视觉目标识别的深度度量学习方法研究,2017.1-2020.12,主持



奖励与荣誉


1.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2024

2.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3,排名第8

3.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3

4.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AAIA Fellow),2022

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

6.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排名第8

7.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排名第3

8.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2021

9.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论文(人工智能领域),2021

10.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排名第1

11.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2020

12.IEEE ICME 2019多媒体新星奖,2019

13.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2019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8

15.IEEE ICME 2018最佳铂金论文奖,2018,通讯作者

16.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2015


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