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等技术的推动下,全球正迎来一轮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世界科技发展方向、产业竞争格局与社会组织结构正在发生了巨大变革。智能无人系统的发展正在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切入点和增长点。它将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将在国民经济、医疗健康、国防安全等诸多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智能无人系统集人工智能、控制、计算机、电子、机械、网络信息传输等众多学科与前沿技术于一体,以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为宗旨,具有高智能性、能够适应多变环境和需求是未来智能无人系统发展的趋势。作为人工智能(AI)领域最具实用性、最具展示度的智能无人系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高度重视。
智能无人系统是众多领域必备的设施,涉及工业、航空航天、高速铁路、运输物流、医疗卫生、社会服务、海洋勘探等众多领域。我国现阶段对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和相关技术研究正处于重要的转折关头,与智能无人系统相关的核心关键技术以及各种应用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都有一定差距,也是我国开展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化的主要瓶颈。
2017年,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学校探索学科发展、人员整合及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新思路,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了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简称智能无人中心,英文名称Center for Intelligent Autonomous Systems,Tsinghua University,英文缩写THUIAS)。该中心为清华大学校级虚体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中心挂靠自动化系,共建院系为计算机系、机械系、汽车系、医学院和化工系。
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以智能无人系统核心技术研究为牵引,旨在提升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等重点相关学科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水平,推进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进程。智能无人中心面向无人机系统、无人车系统、空间机器人系统、水下智能无人系统、特种机器人与装备、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对象,力争将本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我国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科研高地,形成一支高水平国家级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队伍,并立足于清华大学多学科优势,服务于中国智能无人系统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制造产业的结构升级和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