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清华大学105周年校庆,校友们纷纷从世界各地赶回来为母校庆生,校庆日是清华人共同的节日。
在这些人中间,姜晓丹先生和他的大学班集体自14也一同回到了阔别重逢的母校。自14班是他们一起创业,一起坚持,一起去追求成功,共创慧点科技由小到大的基础。慧点科技是十一个同学共同创业的成果,其中就有九个人来自自14班。这次毕业二十年的聚会,自14也是聚得最齐的班级了,国内同学全到,国外同学也大半回京,全班26人现场参加了班级聚会。正是这样的凝聚力和班级共同向好的愿望孕育了慧点,孕育了班级各有所成的每一个人,也孕育了姜晓丹先生。
姜晓丹先生正是这个优秀集体的第一任团支书,二十年转瞬即逝,百战归来,借此机会我们采访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1991级校友姜晓丹先生。
肩挑学术社工,心烙清华印记
在清华求学期间,姜晓丹曾担任班级团支书、系宣传中心副主任、系科协主席、辅导员等职务,并且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提到自己的社工经历,姜晓丹感慨颇深,他告诉我们“自己做人做事的大部分原则和方法都是在清华学到的”。还记得大一刚入学时看到了学校里挂着大横条幅,醒目地写着“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几个大字,印象非常深刻,那时候他才对工程师这个概念有了新认识,并以成为一名“工程师”而骄傲。姜晓丹先生还跟我们分享了当时的系党委副书记杨振斌老师对他的教导,“随大流,略反潮流”,也就是说人要既能看到并跟随大趋势,也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就是清华里这样的种种人和事,包括在清华的社工经历一起,让姜晓丹能够磨练出自己做人做事的信条。在研究生毕业之际,姜晓丹和另外十位自动化系学生一手创办了“慧点科技”公司,从敢想敢做的勇气,到团队运作的能力,他认为“这都得益于清华学生工作的培养”。
“事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每件事都尽最大努力去做,享受这个过程,并不计较结果,这是姜晓丹在清华时树立的人生观。姜晓丹把自己在清华的求学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四之前本分地学习,同时这期间也做了很多社工;第二个阶段是大五与研究生一年级,这时他接任了新生年级辅导员的工作,这个阶段是学习与工作的调整与过渡,他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第三个阶段是卸任辅导员之后,把时间主要放在科研上,寻找了一些研究方向不同于己的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共同学习进步,这也是创业团队的雏形。有了人生观的驱动、团队的建立以及产品模型的初步形成,创业就水到渠成了。
创业长路漫漫 上下耐心求索
谈到当初是怎么创建创业小团体,并且说服自己的十位同学放弃稳定的工作一起创业时,姜晓丹有些动容。他告诉我们,其中多数同学也和自己一样有股冲劲,根本不需要做什么思想工作,但也有同学托福GRE考试都已经通过,在出国和创业之间挣扎。他还记得和其中一位有出国打算的同学在清华四教前的石凳上彻夜长谈,共同寄望创办“中国最优秀的软件企业”。二十年后的现在,当再回忆起当年风发的书生意气,姜晓丹还感觉“像是过去没多久的事”。
姜晓丹认为合伙创业最重要的是要团结合作,所谓“抱团力量大”。他还笑着向我们科普“同学企业是家族企业的一种”,同学之间会有更多的理解与信任,尤其是在事业低谷期的默默支持。不过姜晓丹也说“倘若放到现在创业,可能会选择更多样化更成熟的团队,而不是在教训中成长的一个过程。”因为创业团队里的人背景太相似,所以在创业初期所有事都是慢慢摸索,从头学习。但如果团队能更多样化一些,涵盖更多的领域,可能就会减少这方面的时间成本。这也是值得所有怀抱创业打算的同学们借鉴的一点建议。
博观约取,寄语后辈
在访谈末尾,姜晓丹谈到自己对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理解。他表示,创业思维非常适合当下的时代,“互联网+”时代在改变甚至颠覆原有的产业链布局,个性化、服务化的产品需求会要求市场上出现更多以创意工作室为代表的消费中间层创业者,这也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也希望同学们投身其中,重在培养创业思维。另外,对于有创业打算的同学,姜晓丹先生建议要慎重考虑,想好要实现的目标,要自己定义自己的“成功”。“创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很难根据一个阶段的成败来评论。所以要慎重开始,一旦开始后不要轻言放弃,而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实习与实践很重要,实习过程中学到的对企业和企业管理的认知,和人打交道的锻炼对工作非常重要”。姜晓丹还建议可以先工作一两年再创业,企业存活率可更会更高一点,刚毕业的学生视野太小,机会成本太大,另外如果在学校有创业尝试的机会,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人生就像一场游戏,可惜不能存盘。”虽然最后达到通关十分重要,但每一关的分数亦很重要。如果人生的每一步都能是最优解,那结局一定不会太差。另外他也提到了自动化系“三自精神”对自己本人影响很大,即三个词“自觉自律自强”,自律,工程精神互相团结协作;自强,内心要强大追求卓越;但最重要的是自觉,即自省,能够最大程度上发现自己,提高自己也才能拥抱更广阔的未来。
从学生到创业者,从团支书到自14永远的班级支柱,从与姜晓丹先生接触两个多小时的耳濡目染到与信研院李军教授促膝长谈姜晓丹先生的共事经历,姜晓丹先生用亲身所行启发了我们“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用旁观者的描述印证了热心、真诚的性格会离成功更近,面对困难不可怕,只要往前走,不怕走不到。
姜晓丹,男,1973年1月生,北京人;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同年在该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于1998年毕业;高级工程师。现任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北京慧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太极智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清华企业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