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院系新闻

2014年2月20日,由我系牵头的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验收会在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举行。该项目由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长安汽车等10家单位参与,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姚丹亚研究员担任首席专家。科技部高技术中心金茂菁处长、计划处蓝弘处长参加了验收会,参加验收会的专家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马林总工程师、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常务理事关积珍研究员、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王长君所长、军事交通学院徐友春教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郭继孚主任。

科技部领导和验收专家组成员先后听取了项目总体情况介绍和五个课题完成情况的汇报,观看了在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智能交通试验研究中心进行了仿真演示和现场实验展示。

科技部领导和验收专家组对项目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提出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体系框架”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搭建了我国首个智能车路协同集成测试验证实验系统,所开发的智能车载系统与智能路侧系统对提升我国交通系统智能化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研究成果对推动车辆主动安全技术发展、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引导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张毅教授、校科研院项目处华琳处长,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佐研究员,以及各课题承担单位负责人及科研人员50余人参加了验收会。

基于863项目的研究成果,智能交通研究团队将继续致力于以车路协同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并在更大范围的实际道路环境下开展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究,构建包括智能车辆、智能路侧设备、智能手持终端和中心管理系统在内的“下一代人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开发和试验测试基地,开展车载自组织网络、车辆协同安全控制和基于全时空交通信息获取的协同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包括交通信号控制机、智能车载设备、智能路侧设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智能交通产品,开展示范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构建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更绿色的交通出行美好图景。

稍早前,该项目科技成果演示发布会在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及其附近的试验场地成功举行。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北京市公安局原副局长于春全等数十家政府机构、相关企业、CCTV科教频道、网络与平面媒体的代表和参与单位的部分负责人参加了发布会。与会代表对智能车路协同均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登车近距离感受车路协同环境下的出行。成果经《科技日报》报道后,社会反响强烈,人民网、新华网、凤凰财经等众多主流媒体均进行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