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院系新闻

为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4月11日中午,自动化系信息处理研究所党支部与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党支部在清华大学FIT楼联合举办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党建活动。自动化系党委书记古槿,自动化系党委委员、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教授贾庆山,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张长水,党支部书记闾海荣,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乔伟峰,高等教育所党支部党委书记文雯,副书记郭菲等18人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贾庆山以“系统”和“优化”两个关键词阐明了自己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理解,并分享了在课程使用AI助教的经验,总结了人工智能程序在专业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优缺点。他表示,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是一种趋势,需要根据日常的教学经验和学情反馈来反思如何更好地运用人工智能。他指出,现在的大模型大在“通识”方面,而非“专业”方面;并建议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对学生做学业生涯引导,承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师角色。

信息处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磊,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教育系统,能够根据学生兴趣和进度推荐个性化学习内容,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将精力集中于教学质量的提升等。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带来了个体隐私与数据安全、教育公平、教师角色转变、技术依赖性等方面的问题。

乔伟峰分享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教育”的报告,从认知角度重审人工智能,认为人工智能并非无所不能的,教育不能够仅仅停留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层面,而是更需要关注如何发展人的智力和能力,要避免“唯技术论”;基于劳动者素质结构的变化,讨论了工程知识一般结构的扩展,并指出了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教育的三个关键阶段。

与会老师围绕大语言模型工具的使用、数字鸿沟、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信息处理研究所教授江瑞为本科生讲授人工智能课,他就“如何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人工智能课”这一问题探讨了AI+课程的教学模式。文雯表示,每一次技术的创新都会激发社会对教育范式变革的各种预测,专业研究人员需要审慎思考技术可能对教育范式的影响。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尚无法取代高质量的互动;人工智能可以改变课堂内容中高度事实化和程序性的知识的生成方式,但是一些高阶能力目前尚且无法被大模型所取代。古槿提出,需要从教育的视角出发,通过更多的研讨和交流来梳理有关人工智能发展的展望;比如,如何立足于人的根本,从教育的现实情境出发,思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发展路径,而不只是技术工具层面的优化完善。郭菲通过分享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了关于理论思考和批判性反思的问题。

信息处理研究所是自动化系人工智能研究的主力力量,本次联学共建较好地实现了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做到了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

(供稿:闾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