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院系新闻

4月18日上午,为迎接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疫情中的智能无人系统与生物信息学”学术前沿论坛暨产学研合作会议。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自动化系系主任、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张涛,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助理王霞,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谢震,医渡云集团联合创始人、开心生活科技(HLT)CEO徐济铭做主题分享。部分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产学研联盟单位代表出席线下会议。


张涛讲话

张涛回顾了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和智能无人系统产学研联盟的建立及发展历程。2017年国家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启动了该领域的重大专项。清华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2017年相继成立了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以及智能无人系统产学研联盟,旨在促进高校和企业围绕“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开展交叉性研究和产学研合作。经过四年多的时间,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和产学研联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今年恰逢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自动化系也在去年迎来了建系五十周年,在新的发展阶段,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和产学研联盟将继续开展一系列交叉研究和产学研合作,并举办各类学术论坛,持续推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发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产业界,进而增进民生福祉。


王霞发言

王霞作了《智慧医疗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分享。她介绍了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配方面存在的挑战,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来组织健康、医疗、康复各阶段的协同工作和智能无人技术在医疗大健康领域的应用和潜力,清华大学在疫情防控中的实践,智慧医疗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精准医学研究院在医工结合工作中的尝试。最后她强调,技术的升级和突破离不开多方合作,要从一个生态的角度去思考和践行。


谢震发言

谢震作了《合成生物系统的智能无人设计机遇与挑战》的主题发言。他首先介绍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生物信息学研究和北京信息国家研究中心生物信息研究部在张学工教授的带领下,采用信息技术,在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尺度构建人体的“数字克隆”,模拟生命过程,力争打造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的新范式。他介绍到,合成生物学大大提升了人类对生命信息的“编码能力”,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医药健康领域越来越起到重要作用,加快了研发、生产和验证进程,并在新冠疫苗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济铭发言

徐济铭分享的主题是《数据智能在医药创新中的应用与挑战》。他介绍了医渡云作为一个AI+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在7年间的成长历程,结合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实际案例,分享了自己对于创新创业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数据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的实际应用和将要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了医渡云的长远发展目标。


产学研合作圆桌论坛现场照片

论坛结束后,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圆桌论坛,论坛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助理教授、智能无人系统产学研联盟副秘书长黄高主持,小白世纪算法工程部副总监王晓勇与王霞、谢震、徐济铭三位论坛嘉宾共同探讨了智慧大健康领域的应用落地、健康管理、产学研转化、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融合发展、养老康养等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千名教师、学生、系友、联盟成员和相关科研行业人士观看线上直播。论坛的成功举办,梳理了抗疫防疫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智能无人系统前沿技术,与产业界共同碰撞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下智能无人技术发展空间,促进研究成果有效应用和转化,为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有效的支持和良好的服务。

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挂靠自动化系,计算机系、机械系、汽车系、医学院、航院、化工系共同参与建设,中心面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力争在智能工厂、服务机器人以及空天、地面、海洋领域典型智能无人系统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系统性突破,建成国际一流的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