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院系新闻

2023年11月1日,首届清华大学-美团数字生活联合研究院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FIT楼二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美团数字生活联合研究院(下简称清华美团数字生活研究院)、智能无人系统产学研联盟主办,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深圳市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协办,美团科研合作部承办。清华美团数字生活研究院咨询委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研究院院长、自动化系主任张涛教授,研究院管委会副主任、电子工程系主任汪玉教授,研究院副院长、美团公司副总裁夏华夏,以及其他多位清华大学学者、美团自动驾驶技术专家出席活动。本次论坛以“大模型时代下的智能无人系统”为主题,嘉宾演讲内容精彩纷呈,引发热烈讨论与反响,为智能无人系统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思考。论坛由自动化系贾庆山教授主持。

活动合影

郑纬民为论坛致辞,从大模型时代智能无人系统的算法、计算能力和海量大数据思考讲起,提出在大模型时代下,智能无人系统要平衡技术和伦理,确保其长远、健康发展。

汪玉代表联合研究院致开幕辞。汪玉感谢论坛的来宾和与会者,感谢过去每一位参与研究院建设的老师和同学,并期待今日产业界、学术界共聚,能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致辞后,汪老师发表题为《面向下一代智能无人系统的跨层次优化》的演讲。报告指出,为推动AI在各类应用中的快速落地,需实现智能场景下数据算法向电路器件的高效映射。报告介绍了智能机器人计算架构的“系统-算法-电路”跨层次协同优化方法,同时介绍了面向智能无人系统的仿真和部署平台的相关工作。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孙富春教授进行了题为《具身大模型与产业应用》的报告。报告讨论了大模型技术对产业应用的机遇与挑战,并重点讨论了在产业应用中大模型要实现“具身”技术的关键点。此外,他还从具身感知、具身认知和具身行为三方面,讨论了具身大模型及其在机器人和制造业中的潜在应用。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何源副教授分享了题为《关于射频计算的思考》的报告。报告指出,有限的感知能力、过高的开销制约物联网向更广阔空间部署和应用。报告介绍了从计算的角度思考物联网发展的动态和趋势,探索以射频资源为中心的面向物联网的新型计算理论与关键技术。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张毅教授就《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技术及应用》进行了报告。他强调,相较于基于单车智能的自动驾驶,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将智能车、智能路、智能网和智能交通服务功能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关键技术体系。报告还探讨了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技术在交叉路口、智慧高速和园区低速等场景应用的可能性。

美团自动车配送部感知负责人夏飞就《大模型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启示》进行了报告。报告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底层逻辑和发展,探讨了自动驾驶技术未来的发展路径。

在圆桌讨论环节,张涛、张毅、贾庆山、夏飞、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代季峰围绕大模型、智能无人系统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

圆桌讨论

最后,张涛致闭幕辞,他对学术论坛的圆满召开表示祝贺,并期待后续学界和业界就人工智能持续进行深入交流。

张涛致闭幕辞

本次论坛不仅搭建了学界和业界的交流平台,还为智能无人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遇到的挑战提供了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期待在大模型的推动下,智能无人系统赋能更多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