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期:十个工作日( 2025年8月26日至9月9日 )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26年招收公开招考博士入围综合考核的名单已确定,现公布如下: 报名号 姓名 报考专业 备注(含专项类别) 20261100046 王硕斌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20261100069 肖明瑞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20261100084 李韵文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20261100153 黄家
【引言】 医学超声是一种安全、无创、无辐射的临床检查手段,可应用于多个器官和多种疾病的检查。在中国,每年约有20亿人次接受各类医学超声检查,其使用频次位居所有影像诊断方式之首。与CT、X光等检查方式不同,超声成像高度依赖医生的手法与经验——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实时超声影像,结合患者的姿态、体型和呼吸节奏,手持探头动态调整位置与角度,以捕捉目标器官特定切面的动态影像。该操作要求医生有极
2025年8月17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在5V5足球赛决赛现场,来自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清华火神队最终以1:0战胜德国HTWK Robots+Nao Devils队,夺得冠军,这也是世界首次5V5机器人足球赛的冠军。 5V5足球赛颁奖仪式现场 2004年,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赵明国指导的“清华火神队”成立,他们聚焦于挑战性极强
2025年8月21至24日,第七届工业人工智能国际会议(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AI 2025)在沈阳举行,会上自动化系师生合作的论文《BatteryBERT for Realistic Battery Fault Detection Using Point-Masked
2025年8月13日,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京雄分公司在京雄高速智慧监控大厅成功举办“京雄高速自动驾驶测试示范项目、大模型项目中期验收暨车路云一体化、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展示”活动。 自动驾驶测试7大场景展现车路云协同能力 京雄高速(河北段)作为河北省首条开放环境智能驾驶测试“车路双认证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测试示范项目已累计完成测试里程8400公里,为高速公路混行环境下的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提供
2025年7月31日,2025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名单揭晓,共有9名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博士研究生获此殊荣,自动化系博士研究生郝敏升(导师张学工)荣获该奖,成为自动化系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博士生,前一位获得该奖项博士研究生为赵志峰(导师戴琼海,2024年)。 郝敏升 个人简介 郝敏升是自动化系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生,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期间通过全校每年10人的海外毕设项目选拔
2025年6月28日晚,RoBoLeague 机器人足球联赛(以下简称“机超”)在北京亦庄隆重举办。经过3个小时的激烈角逐,自动化系赵明国研究员指导的清华火神队战胜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Power智能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laze光炽队,脱颖而出,夺得总决赛冠军。 获奖合影 这场比赛是火神队继2025年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德国公开赛9:0的成绩战胜东道主德国Sweaty队后
自动化系宋士吉教授研究组及合作团队(上海交通大学葛彤研究组等)完成的“深海可控式交互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一等奖。该团队研制出我国首台深海 6000米深海智能探测与自主采样机器人,可实现 150 米半径范围内的自主移动。研究团队突破了样机总体设计、关键配套部件与传感器设计及制造、海底场源智能搜索、强化学习跟踪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该机器人具备大范围
具身智能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和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通研院)联合共建,专注具身智能领域的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和系统应用的创新与研发。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在具身智能系统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涵盖机器人智能控制、多模态感知、人机交互、强化学习等方向,研制了人形机器人、深海机器人、多域移动机器人、医疗辅助机器人等,实现了实时精准感知、动态避障、多任务协同等能力,可应用于医疗辅助、精密
由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主办的202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CRA) 于5月19日-23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ICRA为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机器人学旗舰会议。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业智能与系统研究所副教授李翔指导的本科生团队获得机器人抓取与操作挑战赛-杂乱物体抓取赛道冠军。 李翔指导
2025年5月25日,2024年度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励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张涛教授团队获科学技术奖励—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奖项主要授予在我国自动化领域运用智能、控制等科学技术知识作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科技工作者。 获奖项目名称:复杂多域环境下异构自主无人系统智能感知与导航控制技术 获奖人信息:张涛、韩斌、夏华夏、者文明、刘磊、高飞飞 颁奖仪式(左二为
2025年4月26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第七届岐黄论坛”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长聘教授、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所长、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李梢团队因“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示范应用取得新进展”入选,这也是李梢团队继“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入选2021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后,再次入选。 2024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颁奖仪式 获奖证书
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及发育生物学等子领域,随着多项生物技术如基因编码荧光探针、显微技术和动物遗传学改造技术的革命,科学家们拥有了史无前例的实时、高精度、高保真测量跨时空分子活动的科研手段,为进一步揭示生命奥秘、造福人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一强有力的先进测量手段产生了海量并复杂的时空数据,如何提取并刻画其中的复杂时空模式(如异质性空间分布和多向传播),正成为
清华大学-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睡眠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于2025年3月19日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信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自动化系教授戴琼海与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阿裕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清华大学科研院院长刘奕群、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党委书记古槿,喜临门首席科学家沈赤、喜临门副董事长兼总裁
2025年4月24日,以“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2025年“中 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在上海市举行。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梁斌教授获得2024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该奖项主要授予近10年来在航天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重大工程实施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这是清华大学教师首次获得该奖项。 颁奖仪式(梁斌,右起第一位) 梁斌参加现场颁奖活动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