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院系新闻

12月6日上午,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西郊宾馆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衍达、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王成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处长吕群燕、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张楠等100余名嘉宾、候选委员在现场参会,另有约60余人通过视频会议参会,成立大会进行了同步线上直播。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筹)主办,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承办。现场参会的嘉宾还有兰州大学胡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陈真诚、北京师范大学李小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琳、华中科技大学潘林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王勇、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张法、清华大学张涛、吴及、医渡云徐济铭等,线上参会的嘉宾有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侯增广、中南大学王建新、吉林大学卢革宇、北京建筑大学郭茂祖、内蒙古科技大学蔡禄、同济大学黄德双、山东大学王聪、上海交通大学沈红斌、北京大学崔庆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杨旗等。

成立大会现场参会嘉宾与候选委员合影

首先,专委会发起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张学工致辞。他回顾了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二级学科创立的历史,以及中国自动化学会对该交叉学科发展的支持。他指出维纳从上世纪40年代提出控制论思想开始,就把人和机器的通信控制作为研究对象。为进一步推动自动化与健康、医疗、生命科学交叉研究,2017年下半年他就开始与部分同行探讨在学会下成立专门委员会的事宜。经过与多位领域专家、学会领导沟通,2018年决定专委会名称定为“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强调发展智能科技解决医疗健康问题、探索生命的信息奥秘。2019年9月,筹备工作组向学会提交了专委会成立申请,10月23日学会批复同意开展专委会筹备工作。随后,在11月22日,在中国自动化大会上成功举办了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卫星会议。在疫情期间,筹备工作组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今年5月5日,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了“疫情下的生物信息学”线上学术研讨会,基金委信息学部、生命学部多位领导全程参加了研讨,在国内引起热烈反响。在6月,还组织了4场中国自动化学会云讲座。最后,他希望专委会成员能以今天成立大会为新起点,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同推动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的科学研究、应用转化和人才培养,为“中国健康”重大任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委会发起人、清华大学教授张学工致辞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会长王成红代表学会致辞,他指出,在最新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列为国家重大任务,新成立的专委会正当其时,其定位也非常准确,希望专委会把各项工作做好。学会秘书长张楠宣读了《中国自动化学会关于成立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关于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批复》。随后,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建新代表兄弟学会专委会在线上致辞,希望新成立的专委会能与兄弟学会专委会一起,为“健康中国”国家重大战略,为该领域的学术发展、产学研结合、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做出贡献。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张涛代表专委会发起单位致辞,他回顾了自动化系生物信息学二级学科的发展历史,并表示将对专委会的各项工作予以支持。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王成红、秘书长张楠,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建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张涛致辞


随后,张学工、张楠为专委会成立揭幕,全体与会嘉宾、专委会筹备工作组成员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专委会成立揭幕仪式合影

揭幕仪式结束后,李衍达作主旨报告,他回顾了自己从60岁开始踏入这一前沿交叉领域的初衷,他认为用信息和调控的观点来研究生命系统,可比传统学科方法更系统深入,有望发现其更为根本、深刻的规律。他认为21世纪研究生命避不开复杂系统问题。他指出,钱学森先生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复杂系统的行为难以进行准确预测。钱学森先生想了很多办法,提出来“大成智慧学”,希望集多种智慧在一起来研究复杂系统。李衍达讲到,这个“复杂系统”的问题也整整困扰了他十年,他带领青年学者已经花了十年时间去研究,最近终于取得了一些突破,而且在疾病诊疗上得到初步应用。最后,他指出智能、生命、健康,是信息学的本质问题,要靠信息学与生物学、医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携手攻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衍达作主旨报告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以视频方式作题为“数字医疗研究思考与探索”主旨报告,她指出现代医疗模式正在经历重大变革,医疗和生命健康相关的海量数据赋予了人们认识疾病、预测疾病发生、预后和治疗反应,以及优化诊疗过程的机会,并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她还重点介绍了医院在新冠危重症救治研究方面取得的多项成果。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作主旨报告

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由张学工主持,与会嘉宾对专委会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设性建议与意见,并就专委会的定位、如何推动学科发展、如何与其他学会协同配合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12月6日下午,专委会进行了首届委员、负责人选举,经无记名投票,张学工当选首任主任委员,伯晓晨、江瑞、叶凯、王卫群当选副主任委员,古槿当选秘书长,来自大陆、香港高等院校以及产业界的141名领域学者、专家成为委员。张学工代表新当选的专委会负责人讲话,他希望专委会能成为一个交流的平台,希望专委会的境界要高、视野要广,以解决健康问题为己任。随后,委员就专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专委会的人员结构仍需优化,要吸纳更多医院、产业的成员,提出应利用专委会平台加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落地,也有多名委员提出可组织科技赛事、建立奖励体系等建议。最后,闾海荣代表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做2021年专委会学术年会与年度工作会议申办报告。在热烈的气氛中,现场出席的委员合影留念,专委会首次工作会议圆满结束。

现场参会的专委会委员合影

智能技术与生命、健康和医学的交叉将是自动化学科发展重大机遇。以健康、生物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深入交叉融合,可以实现从检测、分析到控制的全过程、系统性研究,推动传统生物医学研究范式向“数基生命”的方向变革。另一方面,与健康、生物的交叉研究也在促成新的信息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出现。

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开展智能技术与生命、健康和医学的交叉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促进该领域科学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推进人才的培养,组织开展“面向人民健康”国家战略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